種豬育種需要解決的就是育種目的和選什么種的問題,這是育種的基本方向和價值所在。其次要形成完整并有一定規模的育種體系。
【愛豬網記者 蔣婉婷/文】
佳和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和農牧)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生豬育種為核心的擬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佳和農牧的合作創業理念、高產種豬戰略、“集團公司+生態農場+生態小農莊”的發展模式以及種養平衡生態養殖模式,令其在養豬界以黑馬之勢異軍突起,在不到9年的時間里,從創業之初的300頭母豬,發展到目前的40000多頭母豬,其中純種豬30000頭,優質高產種豬的年生產供應能力達20萬頭,生豬生產總規模達到100萬頭。截止目前,佳和農牧已在湖南、廣東、湖北、內蒙古、河北、浙江、安徽等七省區發展設立了31家分子公司、45個生態農場。
佳和農牧汨羅分公司是佳和農牧生豬育種核心場,占地1200余畝,存欄母豬規模為1200頭,是按照高產丹系豬需求量身定做的現代化種豬場,是佳和農牧育種工作的前沿陣地,更是佳和農牧種豬繁育體系的金字塔尖,該場2013年被農業部評為“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2014年末,該場每頭大白母豬年產活仔數達到了34頭,率先超額實現了佳和農牧“三三〇”育種目標的第一個“30頭”目標。
一、明確高產種豬戰略
無論是養豬大集團還是小養豬戶,養豬首先面臨的是“種”的問題,選擇什么樣的豬種可以說是養豬的戰略問題,關系到養豬企業未來發展的競爭力水平,對于集團化的養豬企業,選好“種”更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在中國自然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但人均資源少、利用不盡合理的情況下,現階段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養豬業的主題仍將是效率優先,因此,佳和農牧將種豬的選擇和定位上升到戰略的高度,確定發展高產種豬作為企業的戰略方向?;谶@種戰略選擇,佳和農牧選擇了與丹麥合作,通過引進高產丹麥種豬和技術,復制丹麥成功的育種模式,再結合中國市場進行自主改造創新,不斷提升養豬效率,打造公司自己的育種體系,最終形成獨立的佳和農牧種豬品牌。
所謂高產種豬,從狹義上講是母豬的高產仔數和高繁殖力,從廣義上講則可以泛指綜合高生產性能。2012年,中國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大白母豬和長白母豬的窩平總產仔數分別為11.18頭和11.19頭,而在丹麥大白母豬的窩平總產仔數達到16.4頭,這個5頭仔豬的差距,便是中國養豬業未來幾年提升的空間和機遇?;诜N豬這一落后的現狀,中國必將進行第二次的生豬品種改良:從低產瘦肉型豬種改良為高產瘦肉型豬種??梢灶A見,這次的品種改良的速度將遠超上一次,在未來的十年里,中國的高產種豬將會全面替代低產種豬。但是,對于中國目前擁有4000萬頭種豬的龐大市場規模而言,在十年內完成高產種豬的改良,意味著每年需要更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頭母豬,那么多高產的母豬從何而來?這,就是佳和農牧的機遇。
基于佳和農牧的高產種豬戰略方向,佳和農牧于2013年正式提出“三三〇”育種目標,第一階段:母豬年產仔30頭;第二階段:母豬年提供斷奶豬30頭;第三階段:母豬年出欄豬30頭。佳和農牧汨羅分公司2014年末大白母豬年產活仔數達到34頭!充分印證了“三三〇”的可行性。
二、搭建規?;N體系
育種首先是一個戰略問題,然后才是技術問題,育種工作者最大的困惑在于“育種為了什么”?是為了賣種,還是為了養好商品豬?是為了豬肉銷售,還是為了迎合今天的市場?還是為了更長遠的目標?因此,種豬育種需要解決的就是育種目的和選什么種的問題,這是育種的基本方向和價值所在。其次要形成完整并有一定規模的育種體系。在一個沒有正確育種方向和育種素材,或者缺乏基本規模和育種體系的框架下,再好的育種技術也很難有用武之地,做好育種的前提是要打造有規模的育種體系和平臺。
佳和農牧于2009年底引進第一批丹麥種豬時就確定育種方向,解決了育種素材問題,經過五年多的發展,已逐步建立了2400頭母豬的核心育種群,30000頭母豬二元擴繁群和10000頭母豬規模的父母代群,形成了一定規模并相對完整的高產種豬繁育體系,為佳和農牧開展高產種豬繁育工作打下了良好堅實的基礎。
到2020年,佳和農牧計劃年出欄規模要達到300萬頭,其中,母豬規模計劃達到10萬頭,高產優質種豬生產規模將達到50萬頭,在該規模下,佳和農牧高產種豬形成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會更加明顯,企業育種研發將走得更好更遠。也許在五到十年內,佳和農牧可以在中國打造一個總規模超過丹麥本土的高產種豬育種體系。
無論是從育種研發投入還是育種技術上比,目前我國的種豬企業與國際育種公司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國內很多種豬企業或者種豬場不同的是,佳和農牧從一開始就在有意識的構建一個完整的育種體系,為未來發展成為專業種豬育種公司搭好架構。其一是選擇了正確的品種—丹系高產種豬,高效且可以自主繁育;其二是構建了40000頭母豬規模的完整育種體系,從核心育種場、擴繁場到父母代場,父母代母豬供種能力超過20萬頭;其三構建了強大的育種大數據系統,率先與IPIG公司合作,集團生產育種全面采用KFNetsking軟件,在集團內部建立遺傳聯結,收集整個育種體系的相關數據,為育種工作的開展提供大數據支撐,形成在空間上的大群體以及時間上的大跨度積累。
三、建立互聯網育種大數據
生豬育種是要滿足在一定環境條件下,以盡量高效的生產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合適的肉品,這其中牽涉到種豬生產、母豬飼養、肉豬飼養、屠宰加工、流通銷售等多個環節的效率和效益,無論哪個環節有問題,可能都需要通過育種方法來解決,因此需要搜集的育種信息是海量的,如果這些信息不能采集,不能數據化,就無法為育種所用。
每個優秀的種豬育種公司或組織都有一套先進的育種信息系統,這是育種企業的靈魂和根本,如PIC公司PICtraq和丹育的Agrosoft,都是非常強大的生產和育種管理系統,存貯了大量的生產育種信息,并具備強大的分析處理數據能力,這是中國育種最缺乏的。因為無論是現在的數量遺傳技術還是未來的基因育種技術,都離不開育種基礎數據。
中國集團化養豬企業不少,但以育種為核心、為紐帶建設生產育種信息一體化的企業不多,佳和農牧作為一個養豬集團,一開始便確定了以育種為核心、為紐帶打造生產育種信息系統的策略,這為以后的集團大數據育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生豬育種是國家的戰略產業,從長遠看,中國的生豬育種應該用國產的育種軟件,方便以后與國家大育種體系的融合、交流,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延伸。佳和農牧作為集團化養豬和育種公司,采用國產軟件就更有必要,所以公司早在2012年就選擇了與IPIG公司合作采用了KFNetsKing系統,開始打造佳和農牧集團的生產育種信息化管理系統。
在大規模、大數據的育種體系支撐下,開展育種工作的效率會大幅度提升,育種價值也能得到充分利用和體現。目前佳和農牧育種在空間上已逐步建立起大規模的種群和數據,但在時間上歷史數據的累積還不夠,與丹育、PIC等專業的種豬公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只要堅持做下去,這種差距必將逐漸縮小。
四、生產管理標準化、精細化
同樣的豬種,不同品系間的性能差異很大,其生產工藝、營養標準、飼養標準乃至管理流程也都可能不一樣,因此高產種豬的生產管理需要一整套的標準化的技術體系和現場精細化操作做支撐。
首先,高產種豬的生產工藝設計標準不同于常規標準,過去做豬場工藝設計,600頭母豬設計年出欄肉豬10000頭;但如果是高產種豬,600頭母豬設計年出欄肉豬應該在15000-18000頭,故種豬品系不一樣,豬場設計就需要有變化;再如高產種豬哺乳期采食量最關鍵,在設計母豬分娩舍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夏天防暑降溫的問題。
其次,高產種豬的營養標準、飼養標準不一樣。與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高產種豬并不意味著營養水平要高,恰恰相反,丹麥采用的是低蛋白日糧,更有助于高產性能的表達;在母豬飼養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飼養模式和標準也大不一樣,這些都需要根據高產種豬的需求重新建立標準。
最后,高產種豬需要更高效、更精細的現場管理,在具備完善的技術管理標準前提下,現場管理本質就是組織執行?,F場管理最核心和最困難的就是人員的管理。首先是人員素質,不同場不同崗位,對人員素質要求是不一樣的,必須在員工入職前進行篩選。其次是技能培訓,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崗位技能標準,培訓、考核合格,再上崗;再是現場檢查,佳和農牧豬場管理有多級檢查機制,場內的檢查日?;?;場間互查月度化;集團育種、技術、生產管理等部門不定期抽查制度化。另外,就是例會制度,各環節有班前班后會,全場有周例會、月例會,及時總結,及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是績效激勵,佳和農牧提倡的是創業和分享文化,員工創造的額外效益員工可以分享大部分。
佳和農牧,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正在養豬業高產高效的方向上大步堅定前行!堅信佳和農牧必將能實現每頭母豬年出欄30頭的目標,與優秀的同行共同改變國內養豬業相對落后的局面,對中國養豬業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文章摘自-愛豬網原創)http://www.52swine.com/zt/201507/84053.html